您当前的位置是在:首页 > 新闻中心 > 汽车专题
融聚行业力量 精耕浙江 辐射全国 为客户创造更卓越的价值
泰和房产总经理林育接受温州商报采访

                        各方热议投资客回潮
                                         本文摘自2010年9月2日温州商报第19版楼市专题

甲方
观点

  网友眼中的投资客

  狼草:楼市调控一味追求逼开发商降价其实无济于事,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房价若真的降了,今天义愤填膺的房价“斗士们”多半会翻身入市,房价又会像弹簧一样弹得更高。仅有抑制房价上涨的政策于事无补,还会火上浇油,因为这是“堵而不疏”。

  叮叮:投资客的秒杀行为让人心惊胆战,一次性付清款项,看来二套房首付五成对这类投资客而言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国家需要有更强有力的手段才能有效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水果王:投资客重回楼市,从侧面说明遏制房价上升的措施还不够狠,范围不够广,重拳不够多。

  秋水若涵: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利可图,就有人来投资,但房子应该是必需品,不能等同于普通商品,适当投资可以容忍,过度投资却让人怒发冲冠。真正需要的居住者买不起房,也买不到房,而买得起房的却都是投资客,买了房却又让它空着。这是极大地浪费资源,低碳生活本质就是节约,政府应该极力抑制投资客入市,特别是对那些拥有二套以上的业主一定要采取严厉的手段来制止他们炒房。

  宝宝妹妹:房价涨都是投资客惹的祸。好不容易等着房价有些许下跌,正想趁机购房满足自己的刚需,却不料投资客又来了。一来二去,房价又开始抬头了。应该好好商议一下投资客的问题,房子主要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我们老百姓好不容易积攒的购房款,三下五除二,就进入了投资客的口袋,搞得穷人越来越买不起房,投资客赚了钱把风险又扔给购房者,这样下去,一旦泡沫破裂,处于房产最底层刚需的居住者,又将何去何从!

  说非说:资本的趋利性是必然的,可怕的不是投资客的身影,而是社会导向。发达国家为什么炒房不多,就是因为对房地产这个特殊行业进行了诸多限制,让投资客们望而却步,你想让他们炒房炒地都难,因为没什么钱好赚。

  乐乐回家:短线投资客的活跃使楼市的投机风越来越厉害,并不断推高房价,极易形成新一轮的泡沫。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投机和投资需求去掉后,楼市到底还有多少刚需?市场需对这些非正常信号引起警惕。

  叶:房地产进入了新的一轮调控之后,很多购房者就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买不买房。出手买房吧,此刻房价已经如斯高位,国家也还在进行调控,房价向下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此刻买房有亏蚀的危险;此刻不买房吧,又没有什么好的投资渠道,放在银行利息比通货膨胀率还要低,不投资就意味着贬值。

  Qimeng:我认为导致目前楼市状况的原因,关键是调控的结果和市民预期反差太大造成的。要清算增值税,降低开发商涨价欲望,还有就是查处阴阳合同,让交易成本增加。

  zhzhn315:能买起二套房的人不会在乎首付,应该出台房屋持有税,而且税率要很高,只有这样,房价才真的可以得到控制。

乙方观点

  Hzdairy:投资客重回楼市,说明楼市还是被大多数人看好的。况且,现在投资渠道太窄,收益率太低,也使得很多人将手中的钱投入楼市。因此投资客冲入楼市也就在情理之中。

  胖胖哥:房子涨也好跌也好,其实都是按照市场经济在运动。投资客只是顺应了经济潮流,走在了大部分后知后觉的老百姓前面。他们的到来只是在提醒我们,房产的春天又要来了,那么你现在还在等什么呢?

  小猪儿:如果房地产市场是个市场,那没有投资客就不是完整的市场,投资客也没抢没偷的,完全是市场经济所使,赚了是自己的,亏了也是自己亏,有什么好指责的?!

  刘刘:在我看来,这是经济趋好的信号,几十年来,温州投资客的眼光不得不让全国人民信服。许多人目前回避房产投资,主要是担心高房价下的政策调控,但其实,商品房市场出现如此价量齐升的根本原因就是商品房供求关系的反映,供求失衡本身及其预期是房价持续上涨的根源。

    业界眼中的投资客

  中原地产市场部总监王世界:目前流传的投资客返市的现象有被夸大的可能,中长期投资行为是有所增加。实际上目前纯投资客的比例在百分之五以下,加上自住客兼投资客户的比例也只在百分之十二以下,仍处于历史最低。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中国的房价不是炒房人炒高的,而是需求推动的结果。

  资深地产评论员夏亚:房地产调控面临的复杂环境和尖锐的利益冲突考验着政府的智慧和勇气。应该抓住时机,着眼于房地产市场的长治久安,把抑制投机的调控思想尽快转化为制度性成果。如果此轮调控真如一些人所预测的“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房价很有可能报复性上涨,房价再猛涨三五年,那么我国将再次错过经济结构调整的宝贵时机。

  温州城市之星房产总经理郑新署:职业炒家一没有实业,二没有其他生意,其所从事的就是“生命不息,投资不停”的投资哲学。政策不出,炒房不止,其凭的依然还是资本的逐利性。通胀预期一直存在,有钱人感到不安,他们除了买房子,还能买什么?如今,一个投资客的背后,大多有强大的资金链条。一次性付款、整幢、批量购买无不体现温州资金抱团的特点。

  温州泰和房产营销机构总经理林育:楼市新政实施4个多月来,调控整体不是很明显,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房价反弹的现象。一些投资客甚至认为,眼下楼市在回暖。同时,前段时间,市区几大热点地块以高价出让,给许多购房者带来了利好消息,并对后市持乐观心态。林育认为,若下一步有关部门没有出台更好的政策,估计炒房客的队伍还会继续扩大。

  温州平安易居总经理姜毅: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四个月以来,市区楼市在经历了最初两个多月的短暂困境之后,很快出现了回暖迹象。因此,即将到来的“金九银十”楼市传统销售旺季,备受购房者和开发商关注。不过,面对国家很可能再度出台楼市调控措施的政策风险,“金九银十”能否成为今年楼市新的分水岭尚存争议。从目前交易情况看,尽管银根收紧,购房者的融资成本提高,还是有更多的投资客入市,说明他们对后市仍然充满信心。如果“金九银十”传统销售旺季的出现,以及国家没有新的调控细则出台,估计接下来楼市量价齐升不可避免。

  温州群豪房产总经理马必华:从最近交易的行情来看,市区部分准新房价格在上涨。许多人认为传统的“金九银十”已经到来,投资客自然会出手购房。另外,前段时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楼市的交易量在放大,这也刺激了我市投资者的购房投资欲望。他们普遍认为市场在涨,更何况温州本身高品质的房源比较稀少。房东不怕房子卖不掉,投资客“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依然存在。估计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炒房客还会增加。

星巴达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608955 位访问者
公司地址:温州市鹿城区车站大道财富中心17楼 电话:0577-89891116 传真:0577-89899710 设计策划:咏唐科技
浙ICP备060486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290200018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