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在:首页 > 新闻中心 > 汽车专题
融聚行业力量 精耕浙江 辐射全国 为客户创造更卓越的价值
泰和公司总经理林育接受温州都市报采访

                    “炒号族”或骤退温州楼市?
                                     本文摘自2009年12月10日温州都市报B48版楼市周刊

    “开盘前预存保证金,抽签时只要能摸到房号,转手就能卖个几万乃至十来万元”,这是今年以来不少温州炒客津津乐道的无风险生意经。而某业内人士表示,温州新盘“炒房号”现象从年初个别新盘的初露端倪,随着楼市火暴这股风潮现已愈演愈烈。

    但眼下,这股过度投机风潮渐有被全面封杀迹象。近日,市区某新开盘开发商接房管等相关部门通知,对项目现场开盘选房号全程实行实名制,登记身份证号码,签订预售合同需要与选房号名字相符,并进行现场签订,现场备案。这也是温州近期实行系列新举措的首个新开盘。

   
1、 房源紧张,催生“炒号”族

    前天,记者冒雨来到温州国际会展中心该新盘发放选房号现场。据温州透明售房网公示,除部分自留房源外,此次项目有200多套房源对外公开销售,但据粗略估计,当天在现场等待摇号人数就超过800人。

    在会场外,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当天每个进场选房者均需出示个人身份证,且要与手持的银行预存保证金名字相符,而这一环节在以往开盘现场是从来没有过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温州新房开盘均价罕有2万元/平方米以下项目,而该项目此前对外宣称的非正式售价约为1.7万/平方米左右,因此此次开盘吸引了不少自住或投资性购房者前来选号购房。

    现场有购房者表示,早就开始关注该楼盘,但是根本抢不到房子,只好通过增加银行预存保证金来提高中签几率,这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而据房开某工作人员的说法,当天会场上最多的一个购房者竟持有几十个选号资格,其中职业“炒房号”族约占较大比例。

    2、“炒房号”现象暗流涌动

    记者在随后的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到场的准购房者都知道,眼下温州“炒房号”现象的存在,当天的开盘现场也充斥着大量专业或非专业的“炒房族”,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讨论房源,交流炒房心得。

    记者调查发现,在当天该项目选房现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楼市职业炒家和部分心急的自住购房者外,普通市民存钱来炒号投资的人也为数不少,他们大都心怀碰运气心理,想抽到房号转卖发笔小财。

    市区吴女士和朋友此前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类公开摇号,这次两个人各自存了30万保证金弄来了两个选号资格,当天也来到现场。她对记者表示,选不中也没关系,反正本金存自己户头,开盘过后就可以取出来,本金不损失,权就当投资,万一选中少则也有几万元进帐。吴女士乐滋滋地对记者表示。

    但当记者向他们说明此次抽房号是实行的实名制,即使抽到号子也不能再转,只能选择把房子买下或者放弃选号。吴女士对记者的话流露出怀疑和迷茫,完全不能接受“炒房号”规则的突然变化。

    3、规范下“炒号”现象或终结

    而另一个变化则是,往常在选房号现场穿梭的各中介工作人员此次被整体“请”出场外,但依然有不少中介的工作人员卖力地对每个进出会场的人吆喝生意。

    21世纪不动产置业顾问李小姐对记者表示,自己手中有数套房源房号可以转让,但要快点下订,各种户型和楼层的房子均有,外加价格不等。但当记者就选房号实名制问题向其咨询时,李小姐顿时语塞,表示要先请示下领导后,借故离开。

    至当天中午11时左右,会场外不少中介工作人员三五成群地纷纷离开。问及原因,新入行的中介工作人员张先生表示,抽签现场出了些状况,看来当天已经没法成交了,只能选择先行离开,但一再要求记者留下手机方式,等风头过后再推荐好房源过来。

    泰和房产林育认为,温州“炒房号”风潮的出现,对温州市场供求产生了相当大的需求扭曲,此次规范放号过程,是对违规炒房行为的一次精确打击,如果今后的相关房产主管部门能坚持政策的长期性、公正性,坚持选房号实名制和现场预售签订现场备案等规范市场手段,温州的“炒房号”现象将有可能逐渐消失。

    浙江南方中辰律师事务所许利先律师则表示,房管等相关部门作为市场秩序的制订者和维护者,对于“炒房号”等个人扰乱市场的过度投资行为,应多从开发商角度从源头把关,如果开发商对于“炒房号”现象采取默许态度,则应对开发商予以查处。

星巴达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608955 位访问者
公司地址:温州市瓯海区沉木桥街希尔顿339大楼37层 电话:0577-89891116 传真:0577-89899710 设计策划:咏唐科技
浙ICP备060486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29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