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楼市进入“微妙期”
本文摘自2009年8月27日温州都市报B47版楼市周刊
种种迹象显示,当前楼市正处在一种十分微妙的时刻。
“外加价”行情演绎
8月上中旬,记者注意到几个新开楼盘尽管客户群定位有所不同,但开盘当天现场都是场场爆满。很多购房者大清早就来到开盘现场排队拿号,也有为一个抽签号而一家老小出动的,更有没摇到号的购房者愿意多花几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的价格从二手市场上购买自己心仪的房源。当然,摇到号的人更成了大家眼中的幸运儿,“一旦抽到选房号,马上就有中介过来,出几万块收购。要是选到比较火的房源,还可以在中介那边外加一定的价格出售。”市民王先生谈到几周前参加新盘摸号选房经历时就一脸兴奋。
对于这波行情,业内资深人士陈鸿此前在接受采访时将之归结为两个因素:一是住宅产品尤其是市区住宅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透明售房网数据显示,目前市区存量房源已不足千套且后续供应乏力;二是在目前情况下大家对楼市的预期看好,这也是多数新盘在原价基础上外加出售能被市场接受的重要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情也产生了变化。
某楼盘开盘当日,记者将联系方式留给在门口守候的中介人员处。几天后,便接到中介的来电,声称以房开价再外加数万元便可以拿到原来要外加十多万元才可以买到的房子。之后的几天里,价格一路回落。到记者截稿前,已有部分中介曝出房东愿意原价卖房。
据市房屋交易产权登记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鹿城区二手房交易受理登记1215件,7月份为1728件,虽然离月底还有几天时间,但已可以看出二手房交易量有了一定的降幅。据温州天浩置业的工作人员介绍,二手房市场价格目前处于高位运行,导致总体的二手房成交量有所回落;鉴于前段时间国内部分城市都传出信贷政策收紧的消息,很多购房者也都不想急于一时出手,也是总体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市区张女士的一套近200平方米的房子,也因为总价相对较高,在市场上挂了近一周鲜有人问津。
政策初现调整迹象
近期,有关信贷进一步收紧的传闻甚嚣尘上。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在内的一些大城市,相继传出一系列包括二套房贷在内的信贷加速收紧的消息,温州本地也有消息称部分银行已经有所动作。
记者走访了市区几大银行,其相关负责人则告诉记者,温州的各大银行目前为止,在二套房贷方面都还是按国家的政策在走,并没有其他像坊间传闻的所谓加速收紧。同时他们也表示,收紧信贷属于正常的一个阶段性调整政策,并不是如传闻中那样全面卡紧。
虽然信贷加速收紧的消息无正式的官方消息可考,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银行在信贷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是越来越严了。“个人贷款方面包括二套房贷,我们目前还没有做比较大的调整,不过企业贷款已经有了大幅度收紧,接下来贷款难度将增大。”某商业银行温州分行的信贷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的记者表示。
近一个月内,央行、银监会、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先后对房地产市场发出加强监管的信号,财政部近日也表示,要防范信贷资金流入股市和楼市。
当前买房更需理性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主任薛朝晖认为,上半年中央拉动内需的经济政策及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的银行信贷投放量的扩大造就了宽松的置业环境,同时,由于实体经济尚未恢复,部分资金不可避免地流向股市和楼市,进一步推高了资产价格。对于现在准备入市的置业者,薛主任认为,置业者更需要理性对待楼市,买房要量力而行;再加上现在央行对货币政策实行动态微调,以及二套房贷政策重新趋紧,将对楼市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投资型的置业者,还需谨慎出手。
温州泰和房产营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志超也同样认为,现在温州的楼市处在一种相对不理性,甚至有些过热的状态,一些过去鲜有人问津的高价盘,现在也能卖得比较疯。在他看来,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行为,对于置业者亦或是投资者,还需谨慎考虑是否出手。
浙公网安备 330329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