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在:首页 > 新闻中心 > 汽车专题
融聚行业力量 精耕浙江 辐射全国 为客户创造更卓越的价值
泰和公司总经理林育接受温州商报采访

                          楼市重现“炒房货”
                                    本文摘自2009年5月14日温州商报第17版楼市周刊

    多数楼盘受“炒房族”关注

    龙湾永中的刘先生,多年来一直对房产市场较敏感。

    4月份,看到周边很多朋友在谈论某楼盘,经不住诱惑的他,在某楼盘开盘前,他特意预存60万元,取得两个入场购房资格。之所以要两张,为的就是增加选房机会。

    开盘当天一大早,他就来到现场。经打听,单单购房卡,房开就发了2000多张,而房子只有200多套。只有十分之一的比例,这下他的心也凉了半截。

    尽管现场人之多,出乎了他的意料,但听说的开盘价格,高出了此前坊间所传的价格很多,更让他吃惊不已。这也意味着此次可操作的空间变小。

    不过,刘先生的运气还算不错,进入抽选现场,在叫到80多号的时候,他的一个号码被抽中了。

    刘先生进入购房区后,发现大部分好房源已被预订,只能选别人“挑剩下的了”。

    “本来认为这么好的号,可以慢慢选,但一进入购房区,看到别人买房都像抢的一样,心一下子紧张了。于是我很快将之前心中的12幢以及楼层号等报过去,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工作人员就说如果不要,出去了,就不能再认购了。当时也没多考虑,看到这么多人跟买菜似的,就买下了。”

    刘先生一出来,就谈论自己的买房经过。“由于此前心中的那套面积只有145平方米,现在面积一下子增加到150多平方米,且每平方米价格要27000多元,本来300多万元可以搞定的房子,现在要400多万元了。不过还好,跃层的房子更抢手,以后出手也方便些。”

    刘先生一出购房区后,被一大帮房产中介围住,很快,他又将房号、价格和手机号码等报给多家中介公司。并嘱咐:“有人要通知我。”

    与刘先生相比,姜先生的运气就差多了。也是这个楼盘,姜先生报名选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冲着“投资”来的。

    在开盘前,为了稳妥起见,他特意从银行转存了90万元,取得三张购房资格卡。姜先生说,“钱放在银行放着也是放着,不如拿到这里碰碰运气,如果抽中的话,就可以赚些小钱。”

    但很显然,由于购房人数众多,他没有刘先生运气好。
    “我是早上8点之前就到了现场,这么早到现场,就是为了先了解行情。但问了很多与我持同样心态的人,都说自己如果选中,也要出售房源消息,这让我颇为郁闷。”

    “可能是房开开出的价格太高的原因。这下要白跑了,看来此次操作空间不大了。”姜先生心里想着。进入抽号现场后,很快发现那些被抽中的号码还未进入购房区,就在外开始叫卖了,各种价格都有。

    没等整个抽选号过程结束,姜先生就出去了,因为他认为现在如果被抽中,也不是很好的房源。

    “本来冲着价格低过来的,现在价格这么高,就没什么意思了。当时如果我被选中,也不一定买,因为利润早被挤走了,没什么空间了。”姜先生说。

    “炒房族”显现更需要理性对待

    “炒房族”不仅仅出现在某单个楼盘,市区较多楼盘都已成为他们关注的对象。

    “此前,已开盘的西向某楼盘,多人被选中后,就开始在外叫卖‘选房权’。没进入购房区选房,就开始叫卖,很显然,这与自住购房目的不一样。现在哪个楼盘房源稍微紧张些,‘炒房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专门从事市场研究的天浩置业部门主管向洋如是说。

    向洋认为,如今楼市重现“炒房族”,在郊县的几个楼盘中也有显现,如今市场的水已被搅浑。

    对于是哪些人群在此轮楼市中“冲锋陷阵”,在记者采访中,很多业内人士几乎用同样的口吻回答:“炒房族仍以短期和住宅操作为主,投机炒房成分有所增加。”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此轮楼市热销,除多数自住购房外,这些‘炒房话’也‘功不可没’。”一业内人士对眼下市场发表了看法。

    业界资深人士叶维坚也认为,地价创新高、商品房库存消化加快等现象在短期内出现,就会保全投资机会显现,保全投资(投机)重回市场。“疯狂了的楼市,自然有投机的空间了。”叶如此比喻。

   
另一个业界人士泰和房产营销机构总经理林育认为,温州楼市投机炒房的空间不会持续很长时间。会是一个阶段或一个时间,炒房者之所以在近期有一定获得空间,主要取决于今年刚性购房的需求爆发,特别是今年温州楼市供应的130—150多平方米的主流套型不多。

    “更多的人只想买到心仪的房子,而不惜向炒房者外加价购买合适房源,这对房产项目的销售,造就了更好的销售环境。但今后市场供应的主流户型增多后,随着客户购房选择余地增加,那么炒房者将很难有空间。”林育说。

    “目前来看,楼市有点过火了,高处不胜寒,那楼市风险就大了,这个时候政府应有所作为。”多数业内人士不无担心地说。

    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石海均教授也认为,现阶段下,房地产市场的成长和调整都需要理智。

    “温州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发展是必然的长期趋势,也是温州市民的期望目标。在顺应这个长期趋势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纠正房地产市场中的偏差。跑偏差需要回归,纠缠不能矫枉过正。这就需要理智,需要开发商理智建设和定价,需要购房者理智判断和出手,需要政府理智引导和规范,需要房地产学者中立和超脱。”石海均说。

星巴达控股集团  版权所有 您是第 608955 位访问者
公司地址:温州市瓯海区沉木桥街希尔顿339大楼37层 电话:0577-89891116 传真:0577-89899710 设计策划:咏唐科技
浙ICP备060486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329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