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7宗商业地块将集中出让
商业地产将迎来勃发期
本文摘自2010年5月6日温州商报第17版楼市周刊
市区近期将有7宗地块出让
继一季度我市城市副中心区乐清、瑞安等地出现地块出让高潮后,市区商业地块也开始发力,并将再度成为开发商关注的焦点。最近,我市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连续公布,从5月底至6月上旬,市区将公开出让7宗商业地块,目前已开始接受报名登记。
据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显示,即将出让的7宗地块分别位于温州滨江商务区CBD片区14-01A地块、灰桥浦8号地块、温州滨江商务区CBD片区14-04地块、龙湾瑶溪南片居住区B28地块、B22地块、B18地块和B16地块。总用地面积达93亩,为市区近年来单月商业地块投放量最大的一次,土地用途为商服用地和商务金融用地(详见上表)。这批商业地块对参与竞标者作了严格限制,如竞标资质、设计理念、建筑品位和开发造价等,以及物业建成后的功能及产权等均作了界定。
今年以来,我市各郊县(市)加大了土地出让力度,已成功出让49宗地块,总用地面积741.4亩,创历年新高,其中商住地块就占了九成。这些地块主要分布在乐清、平阳、瑞安等县(市)的经济强镇,最大的一宗是乐清市中心区A-h2地块,是一个多功能商用地块。
商业地产将迎来商机
针对近期地产走势,中央开始对房地产住宅市场挥出调控组合拳,陆续出台了新“国四条”、新“国十条”等政策,对住宅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加重了市场的观望情绪。细细研读政策不难发现,包括商铺、写字楼和酒店式公寓在内的商业地产项目,由于其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的不同,贷款条件比住宅要来得严格。而此轮楼市新政打压的是住宅市场,商业地产项目一直执行比较独立的老政策,并没有受到住宅放贷市场收紧的影响。于是,不少嗅觉敏锐的温州投资者就开始将目光转向商业地产。非但如此,一些外地的开发商也瞄准了商业地产这块“蛋糕”频频向温州人招手。如4月25日落幕的“复地集团上海优质商铺长三角推介会”就选择了投资者相对集中的瑞安、温州市区、乐清三地。此次推介会共接待了500余名温州投资客,达成初步购买意向的客户约50人,着实让商业地产又火热了一把。
记者从市区多家银行也了解到,此番楼市新政跟之前的信贷调控政策一样,针对的是住宅市场,并不涉及商业地产。因此,目前来看,对于商业地产的贷款政策不会有什么变化。
与此同时,伴随着杨府山CBD商务区的规划建设,龙湾核心区大型购物中心的兴起,瓯海新城商务中心的开发,以及市政府“退二进三”政策的不断推进,未来商业地产将向多元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此外,今年我市还有多个大型商业地产项目推出,如位于车站大道的财富购物中心即将开业;定位城市综合体的绿城·鹿城广场、置信广场的部分项目也可能会在年内推出。而位于新火车站周边的大西洋购物中心目前也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业地产将会带来勃勃生机。
针对目前市区商业地块的集中出让现象,我市部分业界人士也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这次市区同时推出多幅商业地块,是市区商业物业开发升温的一个表现,这批地块区位优越,再加上市区各级政府资源升级换代,以后会产生更多聚合效应,可能会吸引一些外地的大投资商前来竞买。就整体而言,这批地块面积较小,如何形成规模,配套工程如何解决就成了开发的难点。不过像目前这样大面积的集中出让,还是比较罕见的,将会暂时缓解温州供地紧张局面。
温州泰和房产营销机构总经理林育认为,今年国家出台的房产新政,要求开发商中标项目不能分期开发,对投资商来说无疑增加了投资风险,尤其是我市资金实力不强的小型开发商将被分流淘汰,多家公司整合拿地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今年国家对房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银根紧缩,我市各级政府也做出了相应调整,同时加大土地出让步伐,楼面价格与去年同比下降了一成多,预示着开发商拿地日趋回归理性,地价成倍翻番的场景恐难出现。
市区近期拟出让地块一览表
地块名称 出让面积(m2) 用途 起价(万元)
温州滨江商务区CBD片区14-01A地块 6068.67 商务金融用地 15455
温州灰桥浦8号地块 6973 商务金融用地 18710
温州滨江商务区CBD片区14-04地块 8331 商务金融用地 31950
龙湾瑶溪南片居住区B28地块 12534 商服用地 9200
龙湾瑶溪南片居住区B22地块 1546 批发零售用地 600
龙湾瑶溪南片居住区B18地块 13042 商服用地 8730
龙湾瑶溪南片居住区B16地块 13888 商服用地 9600
浙公网安备 33032902000181号